潘希晴(Phoebe) — Liker Land

潘希晴(Phoebe) — Liker Land

  1. ⁠請用約100-150字簡介你本人 及 你正在進行的計劃或行動是什麼?
    Liker land 就是建基於我們本身搭建了的區塊鏈技術,而衍生出來的線上書店和數位出版,二合為一的軟體平台,希望在這個 Creative Economy 的年代可改善到創作者和出版產業要辛苦經過的狀態。簡單來說,就是想做到創作有價。
  2. ⁠ 你主要看到哪些群體的需要或狀況才開始自己的計劃?而你的計劃或行動,怎樣回應這些需要?
    我們看到作者很辛苦去經營創作事業,也看到傳統出版業被稱為夕陽行業,同時紙本永遠都會面對絕版和流通的問題,那究竟我們成日講 digital transformation 會不會出現?出版業、書店和作者又可以怎樣互相協作,去過渡這個新的互聯網時代?

    所以我們最集中想做的,就是將電子書可以注冊在區塊鏈,令它可以永誌流傳,同時也希望可以回饋到作者,鼓勵他們繼續創作。我覺得這是一個 dead end 來的,當有人花了很多時間去寫一本書,但又賣得不好,就沒有推動力去繼續做。

  3. ⁠在進行這些嘗試的過程,有遇過什麼困難或反對聲音嗎?那是怎樣的經驗?
    區塊鏈被人理解的層面,好多時都讓人覺得好負,會覺得是不是炒作的東西來的?我想是需要很長時間的教育去改變這個印象,也是要找不同持分者一起講好這個件事。 例如突破的參與,會被人見到一家這麼大的出版社都願意去嘗試這實驗。

    另外,我們特別選了書去做這個應用,也是令到大家放下多點戒心,因為我如果真的要去「Cap水」, 我就去了炒幣、炒Logo好了。總不會五六個人一起組成一個好像不賺錢的平台,所以我想這都在反映我們團隊的價值。

  4. 你為了這些需要而作出行動的同時,會期望身邊的群體又可怎樣走出一小步?(例如是希望整體社會有什麼觀念可以改變?或是期望他人對自己所做的事持什麼態度?)
    我會希望香港,或是身邊的人都可以 learn to unlearn。特別是區塊鏈或者有新科技誕生時,大家都很易變得 skeptical,可能要多一點冒險精神,就是願意去試新東西,然後願意去擁抱多元的討論。如果你本身已經戴了有色眼鏡去看區塊鏈,覺得是 scam,其實你永遠都學不到新的東西。
  5. ⁠在你實踐自己計劃的過程中有遇過「伯樂」嗎?那是怎樣的經驗?
    很慶幸,我們的天使投資人,全部都是香港人,有些是很成功的企業家,我覺得那份信任,是外國的 funder 是未必理解的。

    例如是我的 co-funder 阿Kin(高重建), 到現在他自己身體力行去繼續推動這件事,也下放很多自由度給我們這些年青人,我想這個是很難能可貴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