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體報導

明報新聞

【同行達人】萬樂人 突破與青年同起跌 虛懷納新知「唔跟我就啱㗎喇」

近年以青年為本位的社會問題持續受關注,青少年精神健康、青年住屋、貧窮等都是新聞常客。突破機構服務香港青年人半世紀,現任總幹事萬樂人自2000年加入,對年輕一代有一番體會。專訪期間,她不止一次用上「同行」這詞,背後想法是與服務對象無分高低。雖則秉持「同行」態度,但她補充:「年青人肯不肯與我同行?我反而懷疑。我就猛咁講同人同行啫,那個人都不想。」原來她不會假設年輕人接受這種並肩,只是想說,不如我們一起經歷。

【在這裏 為彼此 #Here We Are】

Wilson 與柏堅對談

做青少年工作,好多人都說是成年人要幫助 青年人,但從我們的經驗,這關係並不是單方面的 「幫」,而是平等互補的。所以這句 Here We Are 的 We Are,一方面是希望大眾能用心感受青年人的狀 況,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大家能活出彼此承托的關係。 今次「在這裏為彼此」我們特別邀請了一些青年單位來到交 流,當青年人見到一些年紀和自己差不多的人,也在嘗試做一 些事的時候,這些實踐就鼓勵我們不要放棄,不要灰心,世界 還有我們尚未探索完的事。

【在這裏 為彼此 #Here We Are】

與青少年同在

「我們說關係為本就是要提醒自己:讓年 輕人『有份』(stake),讓他們有話語權, 而不是 manipulate(操控)他們。不要 再諗『我是為你好』,從而令他們成為你 心目中的being(那種人),若果他們想 成為的 being 可能會令你皺晒眉頭,你 又是否容許?」

【運動激發創作靈感?】 雕塑藝術家邱家健醉心巴西柔術|藝術巴柔

只要認真投入運動,誰都曾嘗過踏進平台期、受傷期,迷失在沒甚進步的痛苦中。對醉心雕塑藝術的邱家健(Kinka)而言,創作亦曾出現樽頸位;而他居然學習別人眼中最激烈的運動,讓身體與意志從沉睡中甦醒,令靈感重生。他一年半前跑去學習巴西柔術,多次參與比賽,今年三月在香港公開賽獲得76公斤以下組別銀牌。

【在這裏 為彼此 #Here We Are】

青年訪問

是次展覽中邀請了50位背景不同的青少年創作油泥塑像,並且有12個青年單位分享他們的經歷。《突破人》訪問了其中兩位創作者及1 位青年人 :

東網

青年藝術展設3個展區 
創作者宣揚壓力中求自我

很多成人都有看不懂、觸不到年輕人世界之感,有機構今日(6日)起在中環大館舉行《在這裏 為彼此 #HereWeAre 》主題展覽。

橙新聞

突破機構舉辦展覽及交流會 與青年探索更多可能

【橙訊】突破機構以《在這裏 為彼此 #HereWeAre》為題,於中環大館舉辦展覽、青年交流及研討會等一系列活動,期望連結社會不同夥伴,鼓勵大眾關心本地青少年今日的處境和需要,與青年一起探索未來的新路向。

低聲道

突破展覽呈現年輕人常要面對的負能量

究竟我地嘅城市,背負咗幾多團落唔出雨嘅黑雲?如果香港係一間劏房,人同人會逼得好埋,但正因為逼得埋,所以豎起一啲難聽說話,好似一枝枝直到天花板的黑柱咁,隔開同睇唔到對方。近日突破機構在中環大館的展覽「在這裏,為彼此」,就有一間這樣的黑房,既似木人巷、迷宮,又似黑森林,但仔細看又不是樹木,而是鐵柱,或早就熄滅的冰冷街燈…

ULifestyle

突破50周年《在這裏 為彼此 #HereWeAre》 於大館展開展覽 x 青年交流 x 研討會一系列活動 與青年一起探索更多可能

「突破」於6月6日中環大館舉辦《在這裏 為彼此 #HereWeAre》系列活動啟動禮,活動在突破機構總幹 事萬樂人、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與其 他嘉賓的主持下正式展開,一連串活動在6月6日至6 月16日向公眾免費開放。

am730

《在這裏 為彼此 #HereWeAre》展覽今日舉行 三展區示展年輕人真實面貌

《在這裏 為彼此 #HereWeAre》系列活動今日舉行啟動禮,一連串活動在6月6日至6月16日向公眾免費開放。其中《在這裏 為彼此 #HereWeAre》的展覽部份於中環大館複式展室(1座)舉行,有三個主要區域,以展示香港青年的追尋與不安,以及各種掙扎、理想與期望。